穆勒矩阵光谱椭偏仪主要由以下几个关键子系统构成,它们协同工作,形成一个精密的光学测量链:
1. 光源与光谱发生系统
这是测量的起点,为整个系统提供宽波长范围的入射光。
光源: 通常采用高亮度、宽光谱的卤钨灯或氙灯。对于特定应用,也可能使用激光或LED阵列。光源的稳定性和光谱连续性至关重要。
单色仪/光谱仪: 在旋转分析器/补偿器型或成像型系统中,常使用单色仪将宽谱光色散,选择特定波长进行测量。而在傅里叶变换型或基于阵列探测器的系统中,则使用光谱仪同时探测多个波长。现代多采用后者,利用宽带光源配合高灵敏度阵列探测器实现快速光谱扫描。
准直与聚焦光学: 包括透镜、反射镜等,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准直成平行光束,并精确聚焦到样品表面的测量点上,确保光斑大小和入射角的可控性。
2. 偏振态发生器
负责生成一系列已知且精确可控的入射偏振态。
起偏器: 通常是一个固定的线性偏振片,将光源发出的非偏振光转换为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,作为后续调制的基准。
可调偏振态发生元件: 这是PSG的核心,用于在起偏器产生的线偏振光基础上,通过改变其取向角和/或相位延迟,生成所需的任意偏振态(线偏、圆偏、椭圆偏)。常用技术包括:
旋转补偿器: 使用一个固定的波片(通常是四分之一波片)和一个高速旋转的补偿器(另一个波片)。
旋转起偏器/分析器: 通过旋转起偏器和/或检偏器来改变偏振方向。结构相对简单,但测量速度较慢。
光电调制器: 利用压电效应快速调制波片的相位延迟,实现高速、无移动部件的偏振态调制,但成本较高,光谱范围可能受限。
液晶可变延迟器: 通过电压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来改变相位延迟,可实现静态、无移动部件的偏振态控制,灵活性高,但响应速度和光谱范围需优化。
3. 样品台与角度控制
样品台是光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的场所,其精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。
精密样品台: 提供稳定的平台放置样品,通常具备XYZ三维平移调节,确保测量光斑精确定位于样品特定区域。
角度控制机构: 关键的是入射角调节。通常在多个入射角下进行测量,以增加信息量,提高拟合精度。
环境控制(可选):可能集成温控、真空或气氛控制腔室,用于研究样品在不同环境下的动态变化。
http://www.whyg88.com.cn/Products-34755353.html
https://www.chem17.com/st445418/product_34755353.html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